返回顶部



新华日报创刊80周年丨铅字印刷时代,《新华日报》是这样炼成的

2018/1/12 18:22:17浏览数量:89460

一千多年前,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改变了手抄、摹拓、雕版印刷的历史,使印刷业得到巨大发展。15世纪中叶,德国人约翰内斯·古登堡发明铅活字,并制造出第一台铅字活体印刷机,从此,印刷业进入“铅与火”的时代。

为深入了解《新华日报》铅字印刷的历史,小编采访了老一辈新华人、曾在报社印刷厂工作过的褚留成,听他讲讲《新华日报》“铅与火”的芳华。

“那时候,《新华日报》是一张对开四版报纸,每天的用字量大约在3万至4万之间。铸字车间的十几台铸字机昼夜不停地生产铅活字。师傅们工作时,需站在上百度高温的铸字台前。”


1976年,我脱下穿了七年的军装,与28位转业、退伍军人一起跨进新华日报社大门。当年我22岁,正值“芳华”之龄。经过一个星期培训,我们被分配到报社印刷厂各个车间。记得第一天上班,刚走进车间,一股浓烈的烟熏火燎气息扑面而来,我心里不禁硌登一下:从此我就要和这样的环境打一辈子交道?

报社印刷厂分铸字、排字、浇版、轮印、照相制版等多个车间。先说铸字车间,顾名思义,它是生产铅字的地方。那时候,《新华日报》是一张对开四版报纸,每天的用字量大约在3万至4万之间。铸字车间的十几台铸字机昼夜不停地生产铅活字。铸字师傅值机时先打开电炉,按比例配制好合金铅的成份,再按字号大小、字体种类调好字盒,装上铜字模,用融化了的铅水,把字一个个浇铸出来。师傅们工作时,需站在上百度高温的铸字台前,不但忍受滚烫的炙烤,还要忍受“咔嚓咔嚓”的机器噪音和有毒金属铅的污染。

使用过的铅字会变形,沾染了油墨后精准度下降,所以除少数用于标题的大号铅字外,小铅字每天都必须回炉重铸,工作量可想而知。

“拣字工左手拿字盘和稿件,右手不停地在字架上拣铅字。他们像一群勤劳的蜜蜂,在一排排高大的字架间穿梭,一晚上要走好几公里路。”

铅字铸好了,接着就是排版环节。在我印象中,夜晚排字车间的灯光总是最通明的。拣字工左手拿字盘和稿件,右手不停地在字架上拣铅字。他们像一群勤劳的蜜蜂,在一排排高大的字架间穿梭,一晚上要走好几公里路。

拣字绝对是硬功夫,就像现在背字根一样,不仅要熟悉字架上的常用字部首、词组、繁体字,还要记住版样上的行数、栏数。他们拣字速度快如电脑打字员的盲打,只看稿子,不看字架,盲拣字。长此以往,他们掌握的汉字能与专业文字工作者媲美,被誉为“排字先生”。

拣字是为了拼版,排字车间的拼版师傅被尊称为“大师傅”,一般从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熟练拣字工中挑选出来。他们将拣字工排列好的毛条,按版面编辑画好的版样装进专用铁框里,排出版样的雏形。铅字拼版不像现在电脑排版,电脑排版,字距有伸缩系数,而铅字棱角分明,是死的,横竖都有定数,上下要严丝合缝,版子结构不允许丝毫松垮,否则在以后的工序中,如打样、压纸型时铅字会戗住,或东倒西歪。一旦有松动的地方,都要用铅条把它填实。

“一块五六十斤重的版子,师傅们要搬上搬下......每当版面编辑遇到棘手问题,还得向拼版师傅请教,若是改动频繁,‘大师傅’会生气。他一生气,后果很严重,版面编辑忙不迭赔不是。”

排版最重要的是与版面编辑的配合。版面编辑预先计算好每条稿子的字数,在格子纸上画出版样,让“大师傅”照样排版,理想状态当然是希望“一步到位”,但经常遇上换稿、挪动稿件位置、对文章作删改等情况,这就不得不在铁框铅字版里反复操作。一块五六十斤重的版子,师傅们要搬上搬下,反反复复拿到打样机上打样,然后在乌漆抹黑的油墨版子上修改,因为不停地用手去挪动铅版,他们的手变得黑乎乎的,连嘴上叼的香烟,后半截也捻得乌黑。每当版面编辑遇到棘手问题,还得向拼版师傅请教,若是改动频繁,“大师傅”会生气。他一生气,后果很严重,版面编辑忙不迭赔不是。

版子拼好了,先出审样,交给编辑、值班领导审阅,同时请校对员校对。等所有问题解决了,再出清样、交版样。现在电子排版,出了交版样基本就万事大吉,过去可不成,接下来得压纸型、浇铸铅板。

浇铸铅板既是技术活又是体力活,先融铅水,铅锅的温度高达三四百度,稍有不慎,身体会被烫伤。压纸型用的硬纸板是特制的进口材料,耐高温,不易变形。铅字在纸板上轧出凹凸不平的字型后,浇铸师傅将纸板装进半圆形铸板机,三四百度高温的铅水同时注入机器内,与纸型相咬合,经冷却便成为一块拱形铅板,之后再将铅板交与印刷师傅,装到轮转机上,这才开始印刷。

上世纪80年代初,北大教授王选成功研制出中文激光照排系统,彻底颠覆了传统印刷业,也为新华日报插上腾飞的翅膀。1986年新华日报领导与时俱进,大胆决策,克服重重困难,投资上马中文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从此,新华日报告别了“铅与火”的年代。我本人则调离印刷厂,走上了出版部新的岗位。

“记得排字车间有个青年女工小徐,拣字比赛她总拿第一名。她身材娇小,显得很瘦弱,可每次下班前,都争着和大家一起把一桶桶废铅字送往回收炉,那一桶桶的铅字多沉啊,面对如此重负,她总乐此不疲。”

从1976年到1986年,我的青年时代是在车间度过的,“十年芳华铅与火,笑迎春风绽新枝”,四十多年过去,昔日芳华,渐趋迟暮,回首往事,留给我们的既有艰辛,又有骄傲。那时候的我们,工作有热情,生活有朝气,除了干好本职工作,每个星期我们还举行一次学习和技术交流会,不定期进行技术比赛。记得排字车间有个青年女工小徐,拣字比赛她总拿第一名。她身材娇小,显得很瘦弱,可每次下班前,都争着和大家一起把一桶桶废铅字送往回收炉,那一桶桶的铅字多沉啊,面对如此重负,她总乐此不疲。

苦练技术之外,我们还学政治,学文化,通过夜大、电大,许多人都拿到了文凭,这为他们走向新的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若干年后,我们中的一些年轻人,有的做了编辑,有的成为记者,有的走上领导岗位。可以说,青春总是激昂奋发的,我们没有虚度年华,我们无愧平生。

今年,《新华日报》即将迎来她的80华诞。

80年岁月如歌,《新华日报》见证了中国报业走过“铅与火”激情燃烧的岁月,迎来“光与电”信息时代新纪元,如今正迈向“数与网”全媒体融合的历史性跨越。

80年青春不老,《新华日报》出版印刷技术的变革历程,是一代代新华人传承红色基因、勇立时代潮头的真实写照。

老一辈新华人用无数心血和汗水,创造了《新华日报》曾经的辉煌,我确信,新一代新华人必将铸就她更为璀璨的明天!

相关文章

  • 2021年夏天最好的十大艺术书籍

    2029

    如果你正盯着畅销书排行榜,感觉没什么印象,我们为你精心挑选了十本独特、新颖、鼓舞人心的艺术读物,供你阅读。从绘画到摄影,每一本书都深入研究了各自的主题。1、查理·波特《艺术家穿什么》 艺术和时尚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动荡而不可预测的。一方面,长期以来,人们对艺术家和波西米亚人穿黑色、毫无特色的衣服有一种刻板印象。但其他人则把衣服视为表达的工具和展示自己真实身份的画布。这本独特而广泛的书赞美了后者的所有荣耀。 从伊夫·克莱因一尘不染的剪裁到草间弥生和辛迪·谢尔曼千变万化的服装;从安迪·沃霍尔的标志性牛仔到夏洛特·普罗杰的休闲服装。他用挑剔的眼光挑选出相关的细节,帮助我们在更深的层次上了解特色艺术家,并给我们更多的想法和灵感,让我们更有想象力地打扮自己。 如果你正盯着畅销书排行榜,感觉没什么印象,我们为你精心挑选了十本独特、新颖、鼓舞人心的艺术读物,供你阅读。从绘画到摄影,每一本书都深入研究了各自的主题。1、查理·波特《艺术家穿什么》 艺术和时尚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动荡而不可预测的。一方面,长期以来,人们对

    2023/3/15 19:26:53浏览量:56003

  • 印刷企业管理的精益化你做到了多少?

    247

    目前,印刷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都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我国企业生存和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01 印企实施精益管理的必要性推行精益管理模式,对于我国印刷企业的升级转型来说非常必要。它能最大程度上改革我国印刷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为企业提升竞争力提供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印刷大国行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仍然不是世界印刷强国。从印刷效率上来看,美国是中国的16倍,日本是中国的18倍,德国是中国的17倍。在盈利能力方面,随着印刷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客户要求的提升,同行之间竞争的加剧,印刷企业的利润日趋微利化,生存压力剧增。据有关部门对800家亏损国有企业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政策性亏损的占8.29%,宏观方面的原因占9.1%,而因内部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竟占80.51%,其他原因的占2.1%。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印刷企业仍在使用粗放型的发展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成本高,浪费大,产品质量也得不到保障,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精益管理远远超越了传统的以利润或资产等价值量为唯一

    2018/7/12 20:37:09浏览量:48103

  • 软包装凹印行业绿色环保化之路

    129

    2016年,许多软包装凹印企业因环境问题多次停产限产,尤其是位于北京周边的企业。2016年的“G20蓝”和第四季度的环保风潮是无数实体行业老板心中永远的痛,工厂在未获任何经济补偿和税收减免的情况下,被迫多次停产、限产,软包装凹印企业的承受力已经达到了极限。2017年,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依然是环保,可以预知,在这次环保浪潮下,整个软包装凹印行业的洗牌已不可避免。想要获得长足发展,软包装凹印企业不仅要看清现状,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软包装凹印行业VOCs治理现状当前,软包装凹印行业中,凹印及复合工序VOCs减排是当务之急。如何选择合适的VOCs技术路线及治理设备,成为业内企业面临的大考。选择得当,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得持续发展的空间,让企业脱颖而出;选择不当,则会让企业因成本上升或环保压力丧失竞争力。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几年的努力,整个行业从开始的不知所措,到思路逐渐清晰,VOCs治理理念发生根本变化,业内基本已初步形成“应治、能治、该治、必治,标本兼治、全程控制,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双管齐下、重在源头”的治理理念。同时,治理效果初见成效。目前就源头控制而言,无溶剂复合技术和水性胶黏剂复合技

    2017/11/30 10:49:31浏览量:29820

  • 图文印刷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16

    一、图文快印行业特点 1、周期短、效率高 图文快印无排版、打样,省去了传统的印刷繁琐的程序,电脑排版设计后直接输出作业 2、图文快印品的单价成本与印数无关,其印数一般在1~1000份的印刷作业。 3、图文快印快捷灵活 由于图文快印机中的感光鼓可以实时生成影像,档案即使在印前修改,也不会造成损失。感光鼓使您可以一边印刷,一边改变每一页的图像或文字。 4、便于与客户进行数字连接 印刷作业被制成电子文件,所有文件的传输都是通过高速远距离通讯进行传递,其中包括Internet。此种方式,将客户和印刷服务有机地连接起来,这是已往从来没有的现象。 二、图文快印行业的局限性 1、区域位置 一般一家图文店面的辐射面积只有几公里,往往同一地理位置会出现多家竞争的局面,这种现象是用户决定的,用户会根据成本考虑的是便捷、效率和质量! 1.快印企业规模不一;机器设备参差不齐;稳定性差些,大多数会出现偏色的现象 2.以小规模印刷为主,大批量印刷时成本高,需要到印刷厂 3.因设备条件限制,规格、尺寸有一定限制 4、每家图文快印店面的价格和技术差距不一 三

    2018/4/18 15:40:17浏览量:33303

  • 印刷公司的污染治理感悟和方案

    136

    VOCs治理是一个艰辛的过程,相信国内大部分软包装企业在VOCs治理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也尝尽了酸甜苦辣,这个过程只有真正尝试并坚持下来的企业才有真实感悟。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凹印生产线逐渐增多,产生的VOCs也与日俱增,在采取VOCs治理措施之前,据统计一般公司凹印生产每年排放的VOCs达5000多吨,如果再加上复合生产排放的废气,每年的废气排放量在1万吨以上,如此大的废气排放量,如果不加以合理整治,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VOC治理历程公司的VOCs治理之路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2009~2010年当时国内废气治理技术主要是活性炭吸附脱附技术和燃烧技术,考虑到燃烧技术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即碳排放,以及循环利用的方式能对环境更加友好,最终我公司选择了活性炭吸附脱附技术,全面实施“废气、废液回收循环利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项目,自此踏上了绿色化生产之旅。VOCs经过处理后,最终能生成干净的气体排向大气,当活性炭饱和之后,可以用高温氮气进行脱附,脱附后的有机废气经过冷凝之后形成液态有机溶剂。据了解,目前活性炭吸附脱附技术是软包装凹印企业VOCs末端治理的主要应对方式。第二阶段

    2017/11/22 13:58:15浏览量:37300

  • 印刷企业的智能化:方向、路径和起点

    130

    建设WiFi工厂,不仅是为未来的智能工厂打下“连接”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实实在在地解决企业当下的一些的问题,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如今,智能制造在印刷行业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新概念,网络印刷、C2M、新零售……,似乎印刷企业不来个彻底的转型,就不能搞智能制造。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绝大多数印刷企业做的还是线下接单的B2B生意,在1万多亿元的印刷生产总值中,大多份额依然以B2B订单形式存在。因此笔者认为,探讨印刷企业内部的智能化更具普遍意义,也许这并不那么高大上,但对推动行业进步确实会有实质性的帮助。对于绝大多数传统印刷企业来说,智能化将是一个长期的、逐步进化的过程,而不是哪天建个新的智能工厂就可以一蹴而就的。既然印刷企业的智能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阶段并不存在一套成熟的建设智能化工厂的现成图纸,那么方向、路径和起步的落脚点就显得尤为重要。起步选择:WiFi工厂近两年,我们团队在做一件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即推动印刷企业在工厂内部署WiFi,不仅部署在办公区,还要覆盖生产车间和库房。部署完WiFi网络后,便在各个车间、机台、工序中配置平板电脑,在仓库配备

    2017/11/17 18:55:40浏览量:27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