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为啥印刷生意这么难做,我却还在坚持?

2017/11/30 10:45:36浏览数量:33680

如果没有印刷,我们的日常生活将停滞不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印刷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

 药品标签、油盐酱醋标签、化学试剂标签、品牌标签……

 食品包装、衣服包装、家电包装、外卖包装……

 电影票、车票、景点门票、邮票……

以上这些统统离不开印刷,如果没有印刷,我们不仅会效率低下、沟通出现障碍,还会极其乏味,甚至危机四伏。


中国传统印刷业发展迅速

随着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于阅读的需求逐渐加大。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共有印刷企业10.5万家,从业人员339.4万人,实现印刷总产值10857.5亿元,全行业资产总额11763.0亿元,利润总额714.2亿元,印刷对外加工贸易额866.2亿元。


经历过一个短暂的黄金发展期之后,我国的印刷业发展已然出现诸多问题。

我国印刷业是畸形发展的,利润低下、信息不对称、买卖沟通不畅、熟人交易等问题屡见不鲜。

电子书打压书刊印刷,数码印刷抢占个性化印刷,传统印刷行业产能过剩,全国平均开工时间只有50%,且南北差异巨大。

 一位印刷老板说:            

一位印刷老板说:“我们1999年买一台四色海德堡印刷机,当年就赚回本钱;2000年前后几年印刷企业是白天收入付工资、税收、利息、折旧,晚上收入给自己;再过几年,不仅白天收入给别人,上半夜也是给别人的,下半夜才是自己的;而这几年,差不多干到天亮都是别人的,最多天亮前几个小时是自己的。”

这段话也道出了无数印刷人的心声。印刷业如今越来越不好做,印刷人只能默默加大工作量以求能补上利润缩水这道口子。


但是梦想还是要有的!

互联网+电商、互联网+媒体、互联网+支付、互联网+单车……全社会都沉浸在互联网+思维带来的革新当中,岂能少了印刷?


依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印刷O2O用户群体在迅速壮大。2012年中国印刷O2O用户规模已达到30.2万人,到2016年中国印刷行业O2O用户规模达到了597.5万人,市场规模超过了168.32亿元。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中国印刷在服务全球和全国的广度和深度上也在逐步加强,这也给印刷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商机。

需要注意的是,在“互联网+”的时代,印刷业发展要避免6个误区:

 坐商思维

起码超过一半的印刷厂有坐商思维,认为只要我有优良的机器、客户就会上门把单给我做。

 缺乏接单思维,满脑子生产商思维

光考虑为客户解决问题需要付出多少成本,而没有从客户角度去思考应为客户解决什么问题,要知道接不到单让机器闲置才是最可怕的。

 缺乏互联网思维

很多老一辈的印企老总的常见毛病。

 线上线下结合的执行力不足

以为做了网站或投了百度就会有单,太天真。

 缺乏产品的优势

本地做全、做专则致远,这是正确接单思维。但在生产上,要提高效率只有做专、做出自已的优势,都可以在新模式、速度、服务等方面展现优势。

 报价效率低,仍以电话或上门报价为主;

报价人员培训难,业务员忠诚度低,工厂接单靠关系,不能市场化复制,没有充分应用好报价软件、网络接单系统。    

印刷使我们的世界充满缤纷色彩,让我们的生活方便快捷。面对市场需求和数字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面对无数严峻的挑战,印刷人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并将继续前行。

身为印刷人,我为印刷骄傲,为印刷自豪

相关文章

  • 一名印刷技术工的10年前与10年后……

    235

    在印刷工厂从事技术工作已经超过十多个年头,当我静下心来思考这些年在这个行业经历的一路变化,不禁感慨万千…这到底是怎么了?我们的制造业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结果?

    2018/6/24 22:50:33浏览量:40603

  • 苏精谈西方传教士与中国近代印刷变革

    242

    苏精先生长期致力于研究以基督教传教士为主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著有《林则徐看见的世界:〈澳门新闻纸〉的原文与译文》《基督教与新加坡华人1819-1846》《上帝的人马:十九世纪在华传教士的作为》《中国,开门!——马礼逊及相关人物研究》《马礼逊与中文印刷出版》《清季同文馆及其师生》《近代藏书三十家》等。在新著《铸以代刻:十九世纪中文印刷变局》(台大出版中心,2014年7月;中华书局,2018年5月)中,苏精查阅了大量西文档案,细致爬梳、对比了各类中西文献,将十九世纪西方各个教会的基督教传教士使用西式金属活字印刷中文图书的具体过程,完整地加以呈现。此书甫一出版,即赢得广泛关注。而在这次访谈之中,苏精先生既回应了对其著作的批评与商榷意见,也详细介绍了西方传教士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相关情况。柳向春先生在《铸以代刻》的书评《西方传教士如何颠覆中国传统雕版印刷》中提到,石印而非活字印刷,才是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对雕版印刷构成真正威胁的杀手。民国中期以来,由于铅印等更加便捷的现代印刷手段的发明与引进,广义的“铸以代刻”才真正成为现实。对这个观点,不知您作何评价?苏精:的确有不少人说,取代传统木刻的是照

    2018/7/2 20:35:59浏览量:29853

  • 赵和平:挡升级中的上海印刷业

    116

    10月13日,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和平应邀出席在上海的新闻发布会并重点介绍上海印刷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他首先回顾了近代印刷在上海的发展历程并表示,自1843年英国人麦都思将基督教设在南洋巴达维的印刷所迁至上海,建立起近代上海第一个出版物印刷机构——墨海出版以来,上海印刷产业已经跨越三个世纪,历经170多年,有了巨大发展。从最新的2016年上海印刷产业发展数据来看,通过年度核验的3463家印刷企业,总资产为1143.81亿元,较2015年的1124.43亿元,增加19.38亿元,增长1.72%;年销售收入858.84亿元,较2015年的810.95亿元,增加47.89亿元,增长5.91%;利润总额50.49亿元,较2015年的49.02亿元,增加1.47亿元,增长2.99%;对外加工贸易额87.65亿元,较2015年的95.96亿元,减少8.31亿元,下降8.67%。赵和平特别指出,对比2015年的统计数据,上海印刷产业正逐步走出低谷。2015年上海印刷产业数据显示,通过年度核验的印刷企业有4235家,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均为负增长。而2016年通过年度核验的印刷企业有3463

    2017/11/20 10:44:07浏览量:28350

  • 当当网CEO李国庆:3年内听书市场占纸书销售额20%

    117

    9月21日晚间消息,当当网CEO李国庆在致出版社社长的一封信中提到,当当正式上线听书功能。“从美国发展历史看,我可以大胆预测,3年内听书市场将占到纸书销售额的10%-20%,而且是经过出版社编辑,三审三校严格加工的完整出版物的听书。而非现在讲书和任意碎片化的听书。”李国庆说。李国庆表示,20年前的美国已经有了听书产业,请不起保姆的金领、白领,会在家一边做饭一边听书。广大的美国白领上下班路途遥远,开45分钟到达办公地是常态,在路途中就是一个听书的过程。而这个情况,在今天的中国出现了。一大批85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在路上、在床上、在车上愿意听书,而且为听书付费。然而目前出版社对听书市场确喜忧参半,望而却步。个别知名平台借口用户上传,滥用避风港原则,损害版版权合作方的权益。李国庆表示,当当愿与出版社携手成立“打击盗版联盟”,出版社也可授权当当代为打击。高昂的前期录制费用是出版社踌躇的另一重要原因。除了有声改编版权费用,听书的录制加工费用是一本电子书的几百倍。“当当愿意先期垫资帮助出版社解决录制,用未来的销售和分销代理抵消录制费用。”李国庆说。此外,李国庆还首先公布了当当图书和电子书最新的

    2017/11/20 14:25:14浏览量:27890

  • 江苏麦肯赵羽:一家广告公司的下沉战略

    121

    江苏省镇江市属于三线城市,我们经过大量的调研发现,当地大多数的数字印刷企业仍以标书、图文为主,但在彩色高端数字印刷领域尚存‘空白’,这便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江苏麦肯数字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羽在面对采访时做出了这样的开场白。2007年,赵羽凭借自身在设计创意方面的经验,创立了镇江麦子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子广告”),他说:“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媒体的崛起使得传统媒体发展空间不断收窄,广告制作业务或多或少受到冲击,为此,我们决定向下游业务领域下沉,进军数字印刷领域。”江苏麦肯数字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羽其实,在更早的时候,赵羽就曾想过涉足数字印刷,毕竟很多客户劝说赵羽上印刷设备,但赵羽坦言:“搭建一个传统印厂投入巨大,且几年前的数字印刷技术在很多方面表现还不理想,画质质量差、承印材料单一都是问题,所以计划一直搁置到现在。”这两年,赵羽发现,以往2000~3000份的印制量变成了三五十份,多的也就一二百份,并且客户的文件往往要反复修改,不到最后一刻不会定稿,留给制作的时间十分紧张。2015年,赵羽萌生了自建数字印刷快印门店的想法,经历了长达一年的考察与筹备,2016年4月,江苏

    2017/11/17 15:42:45浏览量:31630

  • ‘栩栩华生’ CEO冯楚轩:印刷物要做全球前10%的纸媒!

    119

    “先做好头部内容”,在与冯楚轩对谈时,这是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当很多人不看好纸质媒体时,他坚持认为,最好的长篇,最好的照片,依旧掌握在平面印刷刊物手中,而由他带领的“栩栩华生”公司的目标就是成近日,栩栩华生与为全球纸质媒体中最棒的10%之一。《纽约时报》联合打造了全球第一本独立发行的旅行杂志:《The New York Times Travel Magazine新视线》,“栩栩华生”的创始人、CEO冯楚轩首度发声,探讨当今小众纸质媒体的新边界和新玩法。专业,让海外小众内容“为我所用”冯楚轩认为,和外国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唯有专业才能打动对方。在他的主导下成功引入《T》杂志中国版本之前,《纽约时报》从未开展过国际版权合作业务,《T》中国成为其首个独立外版杂志。栩栩华生引入了多本小众但颇受市场和用户追捧的国际刊物,比如:时尚文化媒体T magazine、设计全媒体wallpaper*、青少年文化全媒体nylon、强调慢生活的Kinfolk、聚焦咖啡与社区内容的Drift、关注父与子关系的Fathers、以及挖掘人与家关系的Apartamento。据介绍,栩栩华生旗下每本刊物的编辑团队都是独立的

    2017/11/20 14:05:25浏览量:48260